你不是不夠好,你只是太常忘記擁抱真正的自己

為什麼總覺得自己不夠好?你需要的不是完美,而是理解

你不是不夠好

你只是太常忘記擁抱真正的自己


瑤總覺得自己有點奇怪。

不論在班上多努力、多認真,她總覺得自己還是不夠好。

在每一次考試後、每一次報告後,她的第一個反應永遠不是「我做得不錯」,而是「別人是不是做得比我好?」

有時候即使成績是全班前幾名,她的心裡還是充滿不安。

那不是來自外在壓力,而是內在那股難以安撫的聲音:

「再不完美一點,就沒人會喜歡你了。」


這樣的聲音從什麼時候開始的?她自己也說不上來。

也許是過去一次次聽到被拿來比較的語氣:「你看看別人家的小孩都…」

又或者是從一次次錯過被看見的機會後,她逐漸學會把「優秀」當作保護色。

可是這樣的自己,真的快樂嗎?


真正讓你累的不是你不夠好,而是一直想要證明自己很棒

有一天,班上舉辦「不評分分享會」。

每個人只要談一段生活感受,不論內容深不深、表現好不好,重點是「表達自己」。

輪到瑤時,她竟然哽住了。

她原本準備了好幾天,背得滾瓜爛熟的稿子,突然全部忘光。

眼看時間快結束,她脫口而出:「我其實一直很怕,自己說得不夠好,會讓人覺得我很沒用。」

全場靜了一秒,然後響起了一些掌聲。

導師看著她微笑:「妳的分享很真誠,我們聽到了。」


那天之後,瑤才慢慢理解,原來「不夠好」的感覺,很多時候來自「沒被理解」。

她不是想變完美,她只是太需要一個可以安心做自己的地方。


你本身從來就不是問題,你只是從未被好好看見

我們從小被教育要努力變更好,

卻很少被教導說,當你累了、迷惘了、自我懷疑了,也可以只是被擁抱,而不是立刻被要求「自我改造」。

真正強大的人,不是沒有脆弱,而是能夠擁抱自己的不安。

瑤慢慢練習把那些嚴厲的自我批評,換成一句句溫柔的提醒:

• 「我這樣就已經很好了。」

• 「我也值得被理解,即使現在還不完美。」

當她學會把自己當朋友看待,她不再那麼容易陷入比較。

她也開始發現,真正讓人喜歡的,不是表現有多完美,而是願意誠實面對自己的勇氣


小挑戰

今天就試試這個「接納練習」:

1. 寫下三句你最近對自己說過的批評句子

2. 然後在每一句下方,寫下一句溫柔的回應

例如:

• 批評:我怎麼總是搞砸?

• 回應:我正在學習,每一次錯誤都讓我更加成長。

每天只花幾分鐘,就可以慢慢幫你訓練出一顆更穩定、更柔軟的心


分享本文

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