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不要為了討人歡心
犧牲自己而讓自己不開心
芷甯一直是大家眼中的「好人」。
不管是同學的請求、社團的代辦事項,還是朋友的不開心,
她總是第一個跳出來幫忙。就算自己沒空,也會說「沒關係,我來就好。」
她以為這就是貼心、體貼、有同理心。
但某天深夜,她一邊趕著別人的作業,一邊哭著想:
「為什麼沒有人替我想一下?」
總是犧牲自己,換來的不是愛
芷甯發現,這樣的自己其實過得很累。
她嘴上說「沒關係」,心裡卻不斷累積著受傷與壓抑。
她怕拒絕會讓人失望,也怕說出自己的需要會被覺得「自私」。
所以她選擇了忍耐、配合、委屈自己。
但日子久了,她才知道:
「討好,並不是關係的潤滑劑,而是一種內在的失衡。」
讓別人開心,不該是以你不快樂為代價
她曾經以為,讓別人滿意,關係就會更好。
但其實,那樣的關係往往建立在其中一方「縮小自己」的前提下。
有時候朋友的要求其實可以拒絕,
但她總是搶著承擔,最後卻沒人真的感激,只覺得她「本來就會做」。
她開始問自己一個問題:
「我願意幫忙,是真的想幫,還是我怕被人討厭?」
這個問題讓她沉默了很久。
討好,常常是為了換取認同,但你值得不用換就被喜歡
當她開始練習說「這件事我今天可能沒辦法幫忙」,
她發現,真正的朋友不但沒有怪她,反而說:「妳也要多多照顧自己!」
她突然意識到:
「原來不是我犧牲越多,別人就越愛我;而是我越懂得尊重自己,越能吸引對的人靠近。」
關係的平衡,是雙方都能照顧好自己
芷甯還是那個溫柔的她,但不再用委屈自己來換取存在感。
她學會了「體貼」不等於「全然接受」,「互助」也不代表「沒有底線」。
她讓自己在關係中站直了身體,並且終於可以自在的呼吸,不再壓抑。
如果你也常常覺得自己被矮化、好像不被理解,
請你記得:討好不是你唯一的選項。
你可以做一個溫柔又有界線的人,
你可以選擇不犧牲自己,並且同時擁有良好的關係。
小挑戰
今天請試著練習這三件小事:
1. 拒絕一個你其實沒空,但原本會勉強自己答應的請求
2. 對自己說一句話:「我有權利說不,這不是自私」
3. 寫下一件你願意為自己保留的時間或空間,並且實踐它
透過這些小小的練習,開始找回真正的、有價值的「自己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