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經常談論什麼,潛意識就會幫你找來什麼,這就是吸引力法則

嘴巴常說的容易成真:談論你想要的,少說你不要的

你經常談論什麼

潛意識就會幫你找來什麼

這就是吸引力法則


芯語最近覺得自己好像「一直不斷卡關,卡的亂七八糟」。

不管是學業、社團、還是與朋友的相處,總覺得很不順心。

她開始不自覺地對自己說:

「我怎麼這麼倒霉?」

「我就是不夠好,才會遇到這麼多挫折。」

「我不想再搞砸了,但我總是搞砸。」

她以為只是情緒一時低落,但這些話語,悄悄開始改變了她看世界的方式。


語言,是潛意識的導航

有一次,她無意間聽到一段 podcast,主持人說:

「你對自己說的話,就是你潛意識收到的『導航指令』。」

那句話讓她非常震驚。

她突然明白,自己每天對自己抱怨的每一句話,

其實就是讓大腦與潛意識拼命搜尋「為什麼你不夠好」的原因。


你談論什麼,就會放大什麼

從那天起,芯語開始觀察自己的「語言焦點」。

當她發現自己又在說:「我好像沒希望了」的時候,

她會趕緊提醒自己換句話說:

「我正在學習如何變得更好。」

「我每天都在成長,我走在正確的路上。」

奇妙的是,她感覺真的不太一樣了。

她不再只是陷在問題裡,而是開始看見自己「想要的方向」。


吸引力法則,不是魔法,是潛意識的工作機制

芯語後來學到一個觀念:

潛意識無法分辨「你要」或「你不要」,它只會回應你一直提到的東西。

也就是說,當你總是說「我不要再失敗」,

潛意識其實聽到的是「失敗、失敗、失敗」;

而當你說「我想要更穩定的表現」,

它才會幫你開始搜尋「穩定、信心、成功」的證據。


把話語放在你「想要」的,你會看見世界開始改變

於是她開始練習這樣的句子:

• 「我渴望清楚地知道我可以怎麼做得更好。」

• 「我想要更輕鬆、更穩定地完成任務。」

• 「我正在靠近我想要的樣子。」

這些語句不是在自我催眠,而是在幫助潛意識理解方向。

因為你專注的地方,就是你的人生正在前進的地方。


如果你也總是覺得生活天天卡關、懷疑自己、看什麼都不順眼,

那麼或許最大的癥結點,

只是你把焦點放在了「你不想要的事物」上面,太久了而已。


小挑戰

今天請你試試看這個「語言焦點轉換練習」:

1. 留意你今天說過任何一句關於「我不想要」的語句

2. 把它重新專換成一個「我想要」的版本

• 例如:「我不想再緊張兮兮」→「我想要更自在的面對挑戰」

3. 重複新版本三次,並觀察你的身體與心情有沒有什麼細微的變化

你會發現「轉變」,就從簡單改變一句話開始。


分享本文

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