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愛自己不是耍任性
是對未來最溫柔的投資
高中那年,寧寧在期末考失常後,關在房間兩天沒出門。
她不是不難過,只是不知道該怎麼處理心裡那種「我是不是不夠好」的聲音。
她試著上網找「療癒的方法」,結果跳出來一堆:「你要學會愛自己啊。」
她皺了眉頭。
「愛自己?那是什麼?吃東西放空就是愛自己?還是對著空氣一直講我很棒?」
「可是我明明沒做到應該做的事,怎麼愛?這樣不就騙自己?」
這樣的聲音,我們每個人是不是都在某些低潮時聽過?
「愛自己」不是喊口號,而是學會不對自己落井下石
我們對朋友都很溫柔,
他們犯錯的時候,我們會說:「沒關係啦,你已經很好了。」
他們哭的時候,我們會說:「我在,你慢慢來。」
但一旦對象變成自己,語氣立刻變調:
• 「你怎麼那麼廢。」
• 「這麼大了還這樣,真是沒救了。」
這不是嚴以律己,這是把自己推下去再補一刀。
愛自己,就是學會不做那個補刀的人。
寧寧後來學會了三件事,也許你也用得上:
1. 停止攻擊自己,不代表你就會懶惰一輩子
那天開始,她嘗試不再罵自己「爛透了」,
而是改說:「我知道我有點累了,沒關係,明天我再試一次。」
一開始很彆扭,她覺得自己好像在逃避。
但說久了,她發現這不是逃避責任,而是給自己能夠重新出發的空間。
⸻
2. 建立屬於自己的「溫柔清單」
她開始記錄哪些小事,讓她覺得被照顧到:
• 洗熱水澡
• 聽喜歡的歌
• 整理房間後打開香氛
• 拿出日記,寫下「今天我有什麼做得不錯」
這不是浮誇打卡式的療癒,而是能讓自己慢慢安靜下來的儀式感。
⸻
3. 原諒自己,不是放棄,而是放過
她曾經一直怪自己,為什麼沒早點發現問題、為什麼不夠努力。
後來她學會對自己說:
「當時的我,只是用當時會的方式活著。現在我知道了,我會調整,我願意更好。」
那一刻,她才真的開始相信:
原來「愛自己」,不是耍任性,也不是自我催眠,
而是對自己的現在負責,也為未來留一點光。
小結|未來的你,會很感謝現在願意溫柔對待自己的你
現在的你,也許正經歷一段不太喜歡自己的時光。
但請你記得:真正的愛自己,不是在一切都順風順水時才出現,
而是當你最狼狽、最低潮、最想放棄自己的時候,仍願意對自己說一句溫柔的話。
不是因為你完美,而是因為你值得。
小挑戰
今晚睡前,對自己說一句從沒說過的肯定語。
如果還是不知道說什麼,
那就對著自己說「我愛你」,或是「我願意開始練習愛你」。
不用喊得太大聲,只要真心說給自己聽就好。
試著一點一點開始愛自己,
未來的你,會超感謝現在的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