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真正的當下,不在前方
而在你腳底觸碰的這片土地上
樂樂每天早上都會經過一樣的巷口、紅綠燈、早餐店。
但今天,她決定做一件不一樣的事:正念專心走路。
不是平常習慣的「快速走路」,而是用心感覺自己腳底下的每一步路。
她刻意的放慢了自己的腳步,把注意力從手機畫面,拉回到她的腳底。
原來,每一步踩下去,都有輕微的觸地感。
有些路面堅硬、有些地面微彈,有時鞋底摩擦地板的聲音也特別清晰。
這些原本被自動忽略的細節,突然變成了她待在「此時此刻的證明」。
有意識地覺察行走,可以有效放鬆身體
正念練習強調的,不是讓行為「變得很慢」,而是「變得有感」。
而最簡單、無需道具、也沒有地點限制的練習,其中一個就是「覺察行走」。
根據哈佛醫學院的研究,短時間的覺察行走(mindful walking)能有效降低壓力荷爾蒙皮質醇、提升身體放鬆反應,並增強對當下的掌控感。
所以,即使只有一分鐘,也足夠讓你放鬆,並且重新連接上「此時此地」的訊號。
怎麼開始這一分鐘的正念行走練習?
你可以在任何時候開始,像是:
• 早上起床走去浴室
• 上班途中的人行道上
• 午休時在辦公室走幾步
• 或只是起身倒一杯水
接下來,把注意力放在這三件事:
1️⃣ 腳掌接觸地面的感覺:是硬的?軟的?冰冷的?溫熱的?
2️⃣ 重量如何轉移:從腳跟、腳掌、再到腳趾……你有感覺到它們的順序嗎?
3️⃣ 聲音與節奏:你聽見自己的腳步聲了嗎?是重是輕?有節奏嗎?
這時候,大腦可能會跳出來說:「好無聊喔」、「這是要幹嘛?」、「瘋了嗎?」
很好,那就讓這些聲音自然地浮現,自然地消逝,然後你繼續走你的路,繼續感覺你的腳步。
正念從來不是「關掉念頭」,而是「知道」自己現在「在做什麼」。
原來腳底,是通往內在世界的捷徑
當你開始用這樣的方式走路,你會發現:
• 心裡的焦躁聲慢慢變小
• 呼吸自動變得更長更深
• 情緒也會變得比較平穩
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結果呢?
因為你從「無意識不斷想事情」的大腦,切換成了「有意識感覺身體」的狀態。
而讓你找回內在平靜世界的入口,就是你每天都會忽略的「腳底」。
別小看這一分鐘的覺察,它可以幫你從混亂的日常生活中暫時分離出來。
當你累了、煩了、躁動了,與其無意識的滑手機,不如從位置上站起來,把專注力放在腳底下,走個幾步,讓你的雙腳,把躁動亂跑的心,重新帶回到你的身上。
小挑戰
今天就來試試這個「一分鐘正念:覺察行走」練習吧:
1️⃣ 找一段你本來就會走的路程,不必太長、太遠(走去洗手間也可以)
2️⃣ 在這一段路上,放下手機、不聽音樂
3️⃣ 把注意力放在腳掌接觸地面的感覺、腳底重量移動的方式,還有腳步的聲音與節奏
你會驚訝的發現,跟往常一模一樣的一小段路,感覺起來竟然會是這麼的全然不同。
這一段路,原來可以那麼的舒服、那麼的平靜、那麼的輕鬆自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