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你不需要做什麼
反而「什麼都不做」地望著雲
就是一種溫柔的自我照顧
「妳又在發呆了嗎!」
小時候,茵茵常被大人這樣提醒。她曾經相信,只有不斷努力、動腦、做事,才是「有價值的人」。
直到有一天,她在工作午休時,無意間抬頭望向窗外,
那一天的天氣很好,雲慢慢地、悠悠地飄過藍天,像是在對著她說:
「妳不用把自己逼得急,世界是允許妳一步一步慢慢來的。」
那一刻,她才發現,原來停下來休息,什麼都不做,也是一種修復。
我們習慣把「沒工作時的空白」當成浪費時間,把「沒有產值」當作沒有價值,
但心理學研究指出,短時間的視覺冥想(如觀察雲朵)有助於調節自律神經、降低焦慮,並提升創造力與情緒穩定感。
它就像是幫大腦打開一扇窗,讓內在可以從緊繃中喘口氣。
什麼是「雲朵正念」?
很簡單,只需要三個元素:
1️⃣ 一扇窗(或能看見天空的空間)
2️⃣ 一分鐘的時間
3️⃣ 一顆願意不評價、不解釋,就只是「看見」的心
請你找一個時段:上班空檔、讀書疲累時、午飯後、或傍晚下班前。
接下來,試試看這麼做:
• 輕鬆的坐下,眼睛望向天空
• 找一朵雲,觀察它的形狀、移動、變化
• 每當腦中出現「好可愛」、「像棉花糖」、「這好無聊」…
這個時候請讓自己,像是看見天空的鳥飛過,知道它來了,然後讓它飛走
你不需要阻止任何出現的念頭,也不需要分析那朵雲看起來像什麼。
你唯一要做的事情,就是看著雲朵。只是看著雲朵。
為什麼這麼簡單的練習,力量這麼強大?
因為我們的大腦,已經被「必須做點什麼」訓練得太久了。
但正念不是「做得更多」,而是「允許自己暫停一下」。
當你望著雲朵,專心觀察它的變化時:
• 你不在過去,不在未來,只在現在
• 你讓視覺、呼吸與專注力,慢慢同步
• 你把內心從「分析模式」切換到「覺察模式」
這種切換,就像把車子從「前進」切換回「空檔」,是一種非常深度的休息。
茵茵後來為自己設定了一個午休時間的小小正念:
「不滑手機,改成凝視雲朵一分鐘。」
結果她發現:
• 她的腦袋變得不再那麼混亂
• 下午的工作反而更有效率
• 情緒不容易爆炸,煩躁也比較容易被化解
她才知道,原來雲朵帶給她的一切,比網路上的新聞、社群,都還要來的溫柔多了。
小挑戰
今天中午、或任何你覺得想放空的時刻,請試試這個小練習:
1️⃣ 抬頭看著天空,找一朵雲(如果陰天,觀察雲層也可以)
2️⃣ 把注意力放在它的變化、速度、方向、形狀
3️⃣ 每當想要評價或解釋,提醒自己:「我只是看,不需要定義它。」
你會發現,這一分鐘,你不只是在看著雲,你也是在練習溫柔地看著自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