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當你對著鏡子說話
你不只是講話而已
而是在重新定義你自己
榕晏第一次做鏡子練習時,覺得非常彆扭。
他站在鏡子前,看著自己的眼睛,說:「我值得被愛。」
結果話才講到一半,他就覺得說不下去了。
他覺得很不可思議。這句話明明這麼簡單,為什麼會說不出口?
因為,你正在面對的不只是鏡中的自己,而是你內心深處的潛意識
心理學家 Louis Cozolino 提出,人類大腦的神經連結,是透過「視覺、自我對話與情緒連結」共同建立的。
而「鏡子練習」結合了這三個關鍵元素:
1. 你用視覺直視自己
2. 你用語言肯定自己
3. 同時產生情緒共鳴
這些條件讓你的潛意識無法忽略這段對話,反而進入深度接收模式。
鏡子前說的話,大腦會「高度注意」並自動記錄
根據《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》的研究,當人們對自己進行正向自我陳述(Self-affirmation)時,會觸發大腦中的 前額葉皮質(prefrontal cortex) 與 腹內側前扣帶皮質(ventromedial prefrontal cortex) 這兩個與自我概念相關的重要區域。
而當這些陳述透過「面對自己說出口」,大腦會判斷這是必須「高度優先處理」的訊息,類似於在處理重要的社交互動。
簡單來說,你越認真看著自己說話,你的大腦就會越把這些話「當真」處理。
潛意識透過「情緒+重複」建立新模式
肯定語如果只是「無感念誦」,效果會打折。
但當你:
• 透過鏡子直視自己
• 用真誠語氣說話
• 帶有情感投入
就會啟動大腦的「鏡像神經元系統」(Mirror Neuron System)與「邊緣系統」(Limbic System),這兩個系統與自我認同、情緒記憶深度相關。
美國神經學家 Candace Pert 更指出:
情緒是一種生理化學的訊號,會深入身體記憶系統,並影響行為反應模式。
這也就是為什麼有些人在鏡子前說「我很好」時,會感到難過想哭,那是因為潛意識正在釋放與重新編寫舊有記憶。
肯定語+鏡子練習的長期效果,是「內部對話的重建」
榕晏練習三週後發現,自己開始變得比較溫柔。
以前一出錯就會罵自己「我怎麼這麼笨」,現在他會說「沒關係,下次可以更好」。
這就是潛意識在更新的徵兆:
你改變了自己的語言習慣,而你的行為反應也跟著改變了,接著你面對自己的方式,也開始不同了。
因為鏡子練習的本質,不是說服自己相信,而是逐步灌注一種新的自我關係。
最初說不出口的那句「我值得被愛」,現在榕晏可以對著自己微笑說完。
他說:「我感覺自己不是在假裝,而是真的開始這樣相信了。」
這就是潛意識轉變後的力量:
你不只是看起來變得有自信,你是從內而外地蛻變成一種全新的你。
小挑戰
今天,請你進行一次鏡子肯定語練習:
- 找一面鏡子,安靜站立,看著自己的眼睛
- 選擇一句你最想相信的肯定語(如:我值得被愛)
- 對自己說三次,每一次都用穩定而真誠的語氣
- 若感覺到情緒或卡住,不要壓抑,請溫柔地陪伴自己
請記得:你正在和自己的潛意識說話,它聽得見,也一定會認真的回應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