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喝水事小
卻是你對自己最深刻的疼惜
芷彤習慣把自己照顧得很好,至少,從外表看起來是這樣的。
她每天都排好課表、準備考試、參加社團活動,連鬧鐘聲都設定得剛剛好。
但只有她自己知道,從早到晚,她幾乎沒真正坐下來讓自己喘口氣。
有一天上課時,她突然感到眼前發黑,整個人搖搖欲墜。
同學趕緊扶住她,她才發現,自己居然從早上六點到下午兩點,一滴水都沒喝。
忙碌,不該是忽略身體訊號的藉口
芷彤以為身體只是累了,休息一下就好。
但那天下課後,導師問她:「妳今天喝水了嗎?」
這個簡單的問題,讓她愣住了。
在她的腦中,「喝水」只是可有可無的小事,怎麼會跟身心狀況有關?
直到她回家後查了資料,才發現原來人體有超過 60% 是水分,連大腦的專注力、情緒穩定、消化循環都和喝水有關。
「照顧自己」,別等身體累垮才開始
芷彤回想,自己常常是在生病、情緒崩潰或頭痛到撐不住時,才會開始「補救」。
她一直以為,照顧自己,不就應該是什麼「有產值」的事:運動、學習、計畫未來…
但那天起,她給了自己一個全新的任務:每天喝足夠的水。
不是因為別人說應該,而是因為她開始相信:
自我照顧,不是建立在事後的補救上面,而是日常裡一點一滴對自己的溫柔堆疊。
小習慣,也能改變你對自己的態度
她開始準備一個喜歡的水壺,每天早上裝滿後放在書桌旁。
上課時,她會特別提醒自己每堂課後喝一點水。
晚上睡前,她會看著水壺裡剩下的水量,溫柔的告訴自己:「今天我有記得照顧自己。」
這樣的過程,雖然微小,但她漸漸發現自己的身體變得更輕盈、思緒更清晰,連情緒起伏也少了很多。
最重要的是,她學會了一件事:
「當你願意為自己做一件小事,潛意識會相信:我是重要,而且是值得被照顧的。」
小挑戰
今天起,試著開始這個「溫柔喝水計畫」:
1. 找一個你喜歡的水壺,放在你最常出現的地方
2. 設定兩個提醒時段:上午一次,下午一次
3. 每次喝水時,默念一句溫柔的肯定語
例如:
「我在滋養我自己」
「我喜歡我溫柔的照顧我自己」
每天喝水不是為了達成任務,而是讓身體的每一個細胞記得,
你值得在生活中被細心對待,即使只是透過一杯水的簡單方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