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愛自己,就是重視自己的身體
聆聽身體訴說的各種訊息
樂樂是一個從小就習慣「乖乖坐好」的聽話學生。
從白天的課堂,一直到圖書館的晚自習,
一整天下來,她總是很自豪自己「很能坐、超有耐力」。
但最近,她的身體開始出現一些奇怪的小狀況。
有時候下課一站起來,膝蓋會像被鏈條綁住一樣,感到卡卡的。
還有原本坐著很舒服的椅子,現在只要坐超過一小時,腰就會感到痠痛,無法專心。
有一天她在走路時,突然覺得腳底麻麻的、後背則好像被什麼扯住了一樣。
那一瞬間,她終於停下來問自己:
「我是不是太久沒有好好關心身體、活動身體了?」
坐得越久,身體就越不知道該怎麼提醒你
她上網查了資料,才發現自己其實不是孤單的例子。
久坐,不只會讓肌肉僵硬,還會讓血液循環變差、關節磨損、脊椎壓力上升。
更重要的是,久坐還會讓你忘記:「活動」其實是一種必要,而不是忙碌生活中的一種奢侈。
她以前以為自己是在專心念書,現在才知道那根本是用健康換來的「效率幻覺」。
久坐的不是你的屁股,是你對健康的忽略
樂樂回想,她其實很早就聽過「久坐傷身」這個詞。
但她總覺得那是老人才會遇到的問題,自己還很年輕,痠痛怎麼可能跟她有關。
直到身體不斷給她訊號『痠、麻、悶、痛』她才意識到:
「原來我一直把自己的身體,當成工具在使用。」
她努力照顧每一份作業、每一段成績、每一個責任,
卻忘了照顧每天承載她所有努力的「身體」。
停下來伸展,不是浪費時間,是讓能量流動
後來她開始做一個改變:每坐45 分鐘就起來走個一圈、伸展手腳、做幾個深呼吸。
起初她覺得這樣會不會打斷專注,
但她驚訝地發現,每次動一動回來,思緒反而更清晰,身體也更輕盈。
那種「我正在溫柔的照顧自己」的感覺,
讓她在準備考試的過程裡,也能感受到一種不被壓迫的踏實感。
她開始相信,真正的自律,不是逼自己坐滿每一分鐘,
而是知道什麼時候需要暫停、關心自己的身體正在訴說什麼。
因為身體不會說謊,它總是誠實地回應你對待它的方式。
小挑戰
今天,試試這個「對身體友善的行動練習」:
1. 在你的行事曆或手機設定一個「每45分鐘起身活動」的小提醒
2. 每次提醒時,起身做一組簡單的動作(拉伸手臂、扭扭腰、深呼吸)
3. 對自己說一句肯定語:「我願意照顧我的身體,它值得被善待」
這些小小的行動,是你和身體之間建立信任的開始。
當你願意傾聽身體的聲音,它一定會用更好的狀態來回應給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