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情緒不是問題
它只是需要一個安全的出口
佳宜的個性一向被稱讚「懂事」。
無論發生什麼事,她總是會笑笑的,說:「沒關係啦,我可以的。」
但只有她知道,常常在說「可以」的時候,心裡其實一點也不行。
那陣子她壓力特別大。
期末報告、社團活動、家裡也吵個不停,
但她還是每天準時交作業、照常參加練習,甚至主動幫同學整理資料。
她一邊撐著,一邊說服自己:「我沒有那麼脆弱,我只是還不夠努力。」
直到有一天,她在超商排隊時聽到店員多問了一句:「要不要幫妳把便當加熱?」
她卻突然紅了眼眶。
情緒不是敵人,而是一種「我需要幫助」的訊號
佳宜從沒想過,自己會因為一句無關緊要的話就想哭。
但那天,她真的撐不下去了。
她發現,原來壓抑情緒,就像不斷往瓶子裡倒水,就算每次只是小小一滴,但終究還是會滿溢出來。
她開始想起這陣子的每一次委屈:
明明很累卻還要勉強微笑、明明想大哭卻只能說沒事。
她不是沒情緒,而是太習慣告訴自己不能有情緒。
「堅強」有時候是包裝,「壓抑」卻會慢慢把人推向崩潰
她開始明白,免強撐住並不代表正視自己的情緒,擠出笑容更不代表沒事,
而那些一直沒說出口的感受,正在悄悄耗光她的力氣。
朋友曾經對她說過一句話:
「如果你感冒了會去看醫生,那為什麼情緒不舒服時卻要自己一個人苦撐?」
這句話她當時沒聽進去,但現在,她突然懂了。
把情緒說出來,不是示弱,而是給自己一條出口
那天晚上,她鼓起勇氣傳訊給一位信任的朋友,只打了一句話:
「我最近真的有點撐不住了。」
對方立刻回說:「我在,妳想說什麼我都在聽。」
那一晚,她講了很多,哭了很多。
講完後,問題沒有馬上解決,生活也沒有立刻變好,
但她感覺自己終於不用再假裝沒事,也不用再強迫自己苦苦撐著。
從那之後,她學會留一點空間給自己的情緒,
她知道,有時候光是願意承認「我不太好」,就是一種力量。
因為情緒不是弱點,它只是提醒你:「你現在需要一點理解與擁抱。」
小挑戰
今天,請你試試這個「情緒出口練習」:
1. 花一點時間,靜下心來寫下你最近最常出現的情緒(例如:焦慮、委屈、煩躁)
2. 接著問自己:「我有讓這個情緒被看見嗎?我有對誰說過嗎?」
3. 如果沒有,選擇一位你信任的人,傳個訊息開始說一點點(或先寫信給自己也可以)
讓情緒流動,而不是堆積。
你不需要獨自撐過一切,你值得被理解與擁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