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些情緒,只有放下了,才知道自己一直背負的有多麼沈重

寬恕不是放過別人,是放過你自己

有些情緒,只有放下了

才知道自己一直背負的有多麼沈重


蕾拉在整理書櫃時,不小心翻出了那張泛黃的明信片。

上面熟悉的筆跡讓她愣住了幾秒,那是她高二最好的朋友寄來的,也是後來讓她最感到傷痛的那個人。

「妳太戲劇化了啦,有什麼好記仇的?」朋友曾經這樣笑著說。

可對蕾拉來說,那句話,像是在否定她受傷的資格。

明明事情已經過了三年,

她卻發現,自己依然會因為一個字、一個名字,心口緊繃。


記得傷害,不代表你沒原諒

蕾拉一直以為,自己已經放下了。

但其實,她只是把這份情緒收得很深。

「我為什麼要原諒一個從來沒道歉的人?」她曾問自己。

「我不想裝作沒事,這樣太便宜她了。」

直到某天,她在一場工作坊裡聽到一段話:

「寬恕不是為了讓別人脫罪,而是讓你自己脫困。」

那一瞬間,她好像突然明白了什麼。


有時候,我們不是真的生氣,只是還在等一個公道

蕾拉開始重新面對那段友情的結束,目的不是為了推翻自己的委屈,而是為了不讓那份不甘繼續駐紮在心裡。

她練習和情緒對話:

• 「我還是覺得痛沒關係,這證明那段關係對我很重要。」

• 「我選擇放下,不是因為對方值得,而是因為我值得更平靜的生活。」

她開始理解,原來寬恕不是對過去低頭,而是對未來抬頭。


寬恕的反面,不是仇恨,而是被困住

蕾拉並沒有再和那位朋友聯絡,或在心裡一直對自己說「我沒事」。

但她開始發現,自己的心不再那麼容易因為過去的名字亂跳。

她不再排斥聽到那段回憶,也不再用「受害者」的身份看待自己。

她說:

「我學會了不再期待對方改變,因為我自己已經改變了。」


小挑戰

這週,寫下一段你曾經受傷的經驗(哪怕只是短短幾個詞),

然後試著對自己說:

「我正在療癒自己,不是因為那個人值得寬恕,而是我值得自由。」

你不需要馬上放下所有,但你可以選擇開始不再那麼用力地緊緊抓著。

寫下來,會讓內心平靜許多。


分享本文


返回頂端